近年治療肺癌的藥物日新月異,由早前的電療、化療到現今的標靶治療、免疫療法、基因治療,癌症由一種嚴重疾病慢慢開始轉為一種長期慢性嚴重疾病。但是,新藥的推出陪隨著醫藥費用的增加,以針對基因突變的肺癌而推出的新標靶藥物為例,藥費動輒需數萬元一個月,病人亦需長期服用,對中下階層來說,負擔可謂不輕。其實查探現今醫學數據,不難驗證固中問題所在,從以下報章亦可窺探出當中端宜:
<轉載> 香港經濟日報:【肺癌】末期肺癌患者每月藥費高達5萬元「有藥無錢醫」情況日趨嚴重
藝員曾偉權早前因肺癌病逝,肺癌為香港第二常見的癌症,更是頭號殺手,不煙不酒的人亦有機會因基因突變而患病。雖然愈來愈多新藥面世,但藥費高昂,不少病人無法負擔,無法選用最適切的治療方案。
癌症資訊網於去年進行了一項有關「本港肺癌患者及照顧者對癌症服務及治療意見調查」,以網上問卷的形式訪問了150人,當中7成半為肺癌患者,兩成半為照顧者。而在接受調查的病人當中,有近8成為因基因突變而患上肺癌,EGFR基因突變佔57.7%,約7成人使用標靶藥治療。
經濟困難影響治療方案 有藥無錢醫問題嚴重
調查發現,9成半被訪者認為現時政府為肺癌患者所提供的支援並不足夠,94%人最想改善的是於藥物治療上的資助。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希望能進一步降低入息審查門檻、增加受資助的藥物數量、加快審批引進藥物至項目計劃,以及擴闊關愛基金自費癌症藥物援助計劃內藥物的臨床應用,使肺癌患者盡快能獲得更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表示,近年治療肺癌的藥物日新月異,惟醫管局在藥物協調、引入的工作上,似乎無法配合到醫療發展。以針對基因突變的肺癌而推出的新標靶藥物為例,藥費動輒需數萬元一個月,吳偉麟指能預視到有藥無錢醫的情況將來愈來愈嚴重,「有好多本地病友因經濟問題而不選擇最好、最新的治療方案,希望政府能加快速度,讓這群無錢醫病的病人可縮短等待過程,幫得一個得一個。」
無病徵確診末期肺癌 每月藥費高達5萬元
育有一子一女的楊小姐,6年前在一次例行身體檢查中發現異樣,毫無預警地確診肺癌4期,病因為基因變異。那時對病症缺乏認知的她,連最基本的咳、心口痛等病徵都無出現,卻突然被告知患癌,心情複雜。「心想死啦,網上資訊、報道常常都說患末期肺癌的話,可能得半年多命,好驚好快會惡化。」
最初使用第一代口服標靶藥治療,眼見病情受控,楊小姐放下心頭大石、更覺安心。但一年多後開始出現抗藥反應,肺部積水、腫瘤變大。其後需改用第三代標靶藥,效果佳、能控制病情,副作用負擔亦不大。習慣了之後,楊小姐好快就回復正常生活,也可周圍去玩和上班。不過,第三代標靶藥需自費服用,每月藥費高達5萬元,幸而有保險可索償部分費用,自費10個月之後就能加入藥物資助計劃。「我好幸運有得索償,否則惟有選化療,每月5萬元真的太貴了。
靠第三代標靶藥維持生活質素 樂觀面對病情
不同種類的標靶藥都有抗藥性,服食第三代藥物一段時間後,去年因病情控制未如理想,醫生建議楊小姐做為期半年的化療,她坦言化療的副作用影響較大。「初初沒甚麼,但副作用逐漸疊加上去,如口味會變,吃甚麼都沒味道,也會掉髮。個人好累,整日躺在家中甚麼都不想做。」而在化療療程之後,癌細胞亦一度擴散上腦膜,今年4月需轉回使用第三代口服標靶藥。「好多人都覺得一化療就以後都要化療,我覺得我相當幸運,藥物仍有效維持至今。」
楊小姐坦言病後學會放下執着,開始懂得放鬆。會周圍玩、去旅行,以分散注意力,她笑言有時會忘了自己是個病人。但面對未知的病情走向,抗藥反應也隨時出現,她說:「盡量令自己開心點,別想得那麼長遠,愈想得遠條路就愈難行,倒不如每日開開心心,已經好夠。」
資料來源:香港經濟日報
Source: https://wealth.hket.com/article/2819975?r=cpstna
從以上文章反映出個人危疾及醫療保險的重要性,與其希望政府大幅資助,倒不如於身體健康時為自己購買足夠的保障,現時市面上的儲蓄危疾保障,一般也會有初期及嚴重疾病的保障,如身體一直健康,該保險亦有儲蓄成份,不致於供款沒有回報,如不幸地患上危疾,保險亦能即時發揮保障作用。
而其中上文提到的另一重點,癌症非手術治療,例如標靶藥會是患者的一大負擔,一般標靶藥價格介乎每月一萬多到數萬不等,一年下來就是十多萬到數十萬。上文所述的「有藥沒錢醫」情況其實十分普遍。而就算已購買了危疾保險,保障亦未必足夠覆蓋所有治療費用,這時一份高端醫療保險便能解決有關問題,高端醫療保險一般會涵蓋癌症非手術的治療費用,例如標靶治療,放射性治療,化療,免疫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等等。患者可安心治療,不用擔心財政問題。而高端醫療計劃亦有多種選擇,例如不同終身保障限額,不同地區,不同自付額,客戶可因應自己的需要及負擔能力從中選擇適合的方案。
很多人都覺得醫療保險和危疾保險性質接近,都是針對身體健康的保險,只需要兩者購一便可以了。然而兩者的根本概念截然不同,醫療保險是保障受保人在患病時可抵銷的醫療開支,而危疾保險則是在受保人患重病時提供一次或多次的現金賠償。